□ 新華社記者 南 辰
近期國際車壇一個值得關注的熱點是通用汽車“抓小棄大”,決定投資5億美元生產省油的緊湊型轎車雪佛蘭科魯茲,而此前通用已決定關閉4家皮卡和大型SUV制造廠,并有可能售出代表高油耗形象的悍馬品牌。高油價時代,去年尚居全球銷量老大寶座的通用調整結構意味深遠。
在全球跨國汽車巨頭中,美系三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受本輪油價飆升沖擊最大。這是因為從其產品體系看,節油產品匱乏,而高油耗的大型皮卡和全尺寸SUV一直是其依賴的主力車型之一。當油價高到一定程度,而美國次貸危機又嚴重影響到本土汽車消費需求時,這種高油耗產品結構成為恐龍“滅絕”的隱患。
其實從中、長期規劃看,通用等美系企業也有自己的節能算盤。以通用汽車為例,在氫燃料電池和非糧作物加工的乙醇燃料等新能源方面均投入巨資,并有一定的進展。但遠水難解近渴,中、長期規劃再好,如果短期產品無法迅速調整應對高油價變局,汽車企業的生存根基就不穩,中、長期規劃難免成為無本之木。
通用這次調整結構,也意味著這家百年老店在新的汽車世紀之初找到了浴火重生的出路,更意味著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車體龐大、油耗很高的美系車的形象將發生改變,而日系車與歐系車通過高科技節能的技術演變方向已經逐漸被全球市場認可。通用北美雪佛蘭品牌一位副總裁表示,通用汽車將致力于生產消費者期待的節油型汽車。而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瓦格納則表示,雪佛蘭科魯茲會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等生產基地生產。
目前,美系車中,上海通用在節能方面轉變的步伐最快,其“綠動未來”戰略規劃涵蓋了混合動力量產車和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發動機等方面。而盤點福特在中國市場暢銷的車型,大多有歐系車技術的烙印。克萊斯勒在中國市場表現欠佳,與其遲遲拿不出適應中國汽車市場主流需求的主流車型有很大關系。從長遠看,中國車市不會永遠隔離在高油價之外,當油價真正與世界接軌或燃油稅出臺的時候,中國車市對節油產品的需求將更旺盛。美系車要想在中國車市保持增速并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產品轉型是唯一出路。
由通用汽車的全球投資戰略也可以看出,能源短缺、國際汽油價格的高位震蕩、原材料成本的不斷增長等因素,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全球性問題,也是汽車巨頭未來決策時考慮的重要因素。能夠有效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憑借不斷滿足消費者對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的汽車產品需求為手段來積極面對不利因素,是未來汽車企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針對中國車市下半年表現,業界有較樂觀和悲觀兩種看法。所謂的“金九銀十”的市場銷售規律被看成下半年車市的救命稻草。實際上,今年車市能否沖過1000萬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車市必須要順應全球能源變局完成的結構調整。二三十年前的老舊發動機和車型,高油耗的大型SUV,排量小但并不見得省油的落后小排量汽車,目前這些在發達汽車市場絕跡或漸衰的車在中國車市找到了最佳“避難場所”。這是我們滯后的汽車法規體系造成的,也與整個汽車消費仍處在較低的水平有關,這種被動局面亟待大力扭轉。《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