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跟蹤監督抽查面 真實反映產品質量狀況
湖北上半年產品抽樣合格率下降6.11%
本報訊 (柯新建 朱臨津 記者張 華)記者從湖北省質監局獲悉,該省上半年產品抽樣合格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11個百分點。
據悉,湖北省質監局重點對170家省重點企業和蛋制品、飲料類食品、化肥農藥、十類建筑材料、水泥、車用油品、眼鏡、絮用纖維制品等22類產品進行了省級專項監督抽查,共抽查2027家企業生產和銷售的2917種產品,合格2632種產品,產品平均抽樣合格率為90.22%,同比下降6.11個百分點。其中,大中型企業生產和銷售的主導產品平均抽樣批次合格率為98.51%,其他私營、小型企業平均抽樣合格率為84.35%。
抽查結果表明,私營、小型企業質量水平有明顯好轉,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5個百分點。省重點大中型企業的質量水平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集中在加工食品、飲料、建筑材料、公路運輸設備及工礦車輛類等企業。
據介紹,該局共抽查了358家企業生產的517種食品,食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79.69%,與2007年92.44%的合格率相比下降了12.75個百分點。尤其是小麥粉、大米等13種糧食加工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84.61%,同比2007年的97.9%相比下降了13.29個百分點,是此次抽查中質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一類產品。這表明湖北食品質量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在日用消費品方面,棉胎、被子、床上用品等絮用纖維制品質量問題不容樂觀,抽樣合格率僅為53.33%。在抽查的45批次產品中,11批次面料纖維成分含量、網紗、填充物纖維成分含量、短纖維含量、原料成分含量等不合格,10個批次網紗等項目不合格。
關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農業生產資料質量,此次湖北省質監局重點對農藥、化肥、飼料等4類251家企業生產的308種農資產品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化肥、農藥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達到94.5%,大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全部合格,其中前兩年抽查中反映問題突出的磷肥養分不合格問題已逐漸減少。
此次抽查顯示,作為湖北省支柱產業的汽車總成及零部件,其產品質量雖有所提高,但合格率一直在較低水平徘徊。上半年共抽查14家企業14種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85.71%,比去年同期增長33.18%。
據湖北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湖北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之所以偏低,主要原因是擴大了監督抽查的覆蓋面,加強了對私營、小型企業的監督抽查,重點跟蹤抽查了部分質量處于較低水平徘徊的產品。據介紹,湖北局此次共抽查生產企業2027家,其中私營、小型企業1417家,占了近70%,抽查產品2917種,私營、小型企業生產和銷售的1707種,占57%。這一真實反映產品質量狀況的做法得到了湖北省政府的肯定。
針對上半年抽查中反映出的產品質量問題,湖北省質監局已采取3條措施:一是加強相關產品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宣貫,通過舉辦產品質量分析會、不合格廠長經理培訓班等方式,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標準要求組織生產,監督并引導企業從產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標志、產品出廠檢驗等全過程嚴格管理,落實企業是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原則,切實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二是加大對質量不穩定企業日常生產的監管力度,增加日常監督檢查頻率,重點監督檢查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是否改變生產條件,是否降低質量標準,及時規范企業生產行為,進一步加強有預防、有預警、早發現、早處理的措施。三是針對一些地區生產的產品連續監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共性問題,集中組織產品質量專項整頓,大力提升區域產品質量水平。《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