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蔬菜太喜人
陜西太白縣大力實施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種植做強綠色產業
□ 方 琦 本報記者 王 梅
在陜西寶雞太白縣百畝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太白縣咀口鎮塘口村村支書陳宏義給記者算了一筆標準化種植后的收益賬。“去年一斤甘藍賣到0.70元,比前年高出40%,畝產由8千斤增加到1萬斤,凈收入3000元,30畝地就賺了9萬元。我家去年蔬菜收入超過10萬元!”
更令陳宏義自豪的是,憑借優良品質,太白蔬菜不僅暢銷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還走出了國門,直銷北美、西歐、東南亞等地區。今年奧運會,太白縣被確定為蔬菜直供備選基地。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使之成為全國高山反季節無公害蔬菜最佳生長區之一。依托區位優勢,太白蔬菜成為當地的綠色支柱產業。
太白縣質監局組織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針對消費市場需求和蔬菜生產經營現狀,制定了18項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及《農藥、化肥實用技術規程》,從育苗繁育、示范園建設、大田生產、施肥技術、質量檢測、品牌管理以及服務體系保障等方面進行全面規范。會同縣環保局對示范區空氣、水源、土壤等生產環境加強監測管理,逐地塊檢測評估,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地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該局還出臺了《太白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實施方案》和《太白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對標準化生產中成績突出的專業鄉鎮、專業村、專業戶、龍頭企業、科技推廣部門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予以重點扶持和獎勵。
與此同時,縣質監局在蔬菜生產專業村和主要蔬菜市場建立無公害蔬菜監測點,對全縣蔬菜種植戶實行門牌編碼管理,從種苗栽植開始,定期進行跟蹤檢測,確保生產全過程的質量安全。他們還與通訊公司合作,開通了手機農業信息和彩鈴業務,示范區的蔬菜戶每天可通過手機接收到4~5條標準化生產的相關信息。
在各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太白蔬菜種植面積由最初的201公頃發展到5360公頃,涉及種植戶5000余戶,蔬菜品種達120多個。2007年蔬菜產值達1.2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農民人均蔬菜收入達3000元。
太白蔬菜產業化發展也邁出可喜步伐。該縣西藍花、甘藍等6種蔬菜在全省首家通過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生菜等11個品種獲歐盟有機蔬菜認證。太白綠農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生產的太白山牌精品蔬菜已走出國門,直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歐洲市場。《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