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溪縣質監局以標準為切入點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標準風”吹開一扇扇新窗戶
本報訊 (江 東 陳雪梅)明溪縣位于福建西北部,是比較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近年來,該縣質量技監局緊緊圍繞當地產業支柱和特色,大力開展標準化工作,以標準化為切入點,為當地縣域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7月底,筆者走訪明溪縣質量技監局,局長馮志強介紹明溪縣產業發展情況時,提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多做服務”。多做服務,簡簡單單4個字,背后卻是明溪縣質量技監局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的努力。
在明溪縣各家中大型企業中,縣質監局的工作人員經常以“標準宣傳員”的身份出現,他們向企業講解標準與企業發展的關系,講解標準與產品質量的關系,及時提供行業標準變動信息,并手把手幫助企業制定、修改標準,建立標準體系。“全縣414公頃煙葉實施標準化種植以及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建立,質監局幫了大忙!”明溪縣煙草專賣局局長黃本榮如是說。
福建百事達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明溪縣一家重點企業,主要生產變性淀粉產品。今年該公司先后申請立項《食用馬鈴薯變性淀粉標準》、《食用玉米變性淀粉標準》、《食用木薯變性淀粉標準》、《木薯淀粉標準》等4項地方標準,同時還申報籌建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變性淀粉工作組。“原來總覺得公司在行業中已經做得不錯了,沒意識到修訂標準的重要。沒有質監局,就沒有我們申請立項的這些標準。”公司研品部崔媛經理頗有感觸地說。
當地一家生產精密鑄鋼廠老總,不久前給明溪縣質監局打來電話激動地說:“這次要感謝你們,幸虧聽了你們的話,制定了標準、建立起質量管理體系,美國客商來工廠看了很滿意!”就是這家企業,縣質監局派人多次上門與負責人溝通,建議公司盡快建立相關標準,掌握行業話語權。當時企業老板對質監局的話并不太在意,認為鑄鋼是非標產品,有企業標準就行,再者也害怕制定標準會泄露企業秘密,產生新的競爭對手。但是經過質監人員堅持做工作,后來企業老板終于慢慢認識到標準的重要性,牽頭制定了產品行業標準。
明溪縣被稱為“中國紅豆杉之鄉”,全縣已初步形成以紅豆杉為主的生物工程產業。為幫助產業樹立品牌、做強做大,明溪縣質量技監局從標準化入手,協助縣政府和職能部門不斷完善紅豆杉標準體系建設。在該局積極申報組織下,《南方紅豆杉紫杉醇原料林豐產栽培技術規程》列入第四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并成為該縣第一個國家制修定標準項目。同時,還推動紅豆杉種植列入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成為明溪縣首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標準成為“紅豆杉之鄉”建設發展的助推器。
在明溪縣,企業勁吹“標準風”,標準成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截至目前,明溪縣南方紅豆杉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及國家標準《南方紅豆杉紫杉醇原料林豐產栽培技術規程》已立項,《手用噴漆槍》、《食用馬鈴薯變性淀粉標準》等5個地方標準也開始制修訂,福建南方生物科技公司、百事達淀粉公司被列入福建生百家技術標準戰略試點企業。南方生物科技公司承擔全國林木種子標準化技術委員紅豆杉工作組公示在即,已取得國家地理標志的明溪肉脯干的國家標準及百事達淀粉有限公司承擔的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變性淀粉工作組也正在籌備之中。《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