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長三角四省一市質監合作取得六項具體成果
本報訊 (記者鄭建玲)記者從8月2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長三角蘇浙皖贛滬質監合作互認共同行動暨2008年質量月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十一五期間長江三角洲蘇浙皖贛滬質量技術監督合作互認行動綱領》(以下簡稱《行動綱領》)簽署發布兩年以來,蘇浙皖贛滬四省一市質監系統通過加強交流與溝通,合作互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進了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據悉,《行動綱領》自2006年8月29日發布以來,四省一市質監部門按照有關要求,不斷在名牌產品互認、標準一體化、市場準入、聯合打假、質量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取得了六項具體成果。
一是建立了名牌產品區域互認制度。四省一市質監系統共同發布了互認的名牌產品目錄,對跨區域的有關名牌工作進行協商解決。與此同時,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和產品能夠享受異地優惠政策和跨區域保護。
二是建立了標準化工作協調機制。四省一市質監系統通過技術性法規、技術標準與合格評定程序的互認,建立了食用農產品標準化工作協調和聯絡機制。同時,四省一市加快了旅游等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形成統一的市場準入技術門檻。
三是完善了市場準入互認體系。四省一市質監系統相互通報獲得省級實驗室資質認定及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檢測機構名單,使檢測機構為企業出具的檢驗報告得到了互認。同時,將獲得綠色及有機農產品認證的企業名單、認證(咨詢)機構名單進行相互通報,使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此外,四省一市還在特種設備監管上實現了資質互認。
四是聯手開展了打假治劣行動。四省一市聯手發布了《蘇浙皖贛滬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稽查部門聯辦案件有關規定》及《蘇浙皖贛滬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稽查工作聯絡官制度》,相互交流稽查工作信息,通報打假信息,并優化12365投訴功能,對異地舉報、投訴、維權等進行及時處理。
五是搭建了資源共享信息平臺。四省一市質監系統一方面在各自門戶網站上設立合作互認網站信息;另一方面利用已建立的企業質量檔案,構建質量誠信數據庫。此外,四省一市還實現了質量人力資源共享和特種設備監管信息互通。
六是構筑了統一開放的技術服務市場。四省一市檢驗檢測機構實施了區域內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報告互認制度,提高了認證工作的有效性。
本次會議期間,蘇浙皖贛滬質監系統共同出臺了《長三角蘇浙皖贛滬質監系統2008年質量月聯合行動工作方案》,即以“三項聯合、三個共同”為重點,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不斷提升區域質量總體水平,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其中,“三項聯合”是指聯合開展“奉獻優勢產品,服務北京奧運”活動、聯合開展質量工作對口支援災區活動、聯合開展打假治劣集中行動;“三個共同”是指共同創建區域質量誠信體系、共同追求卓越績效、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