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逐步完善打假治劣長效監管機制
整合行政資源 織就天羅地網
本報訊 (記者沈 洪)廣東省政府通過打假聯席會議制度,把相關行政和司法部門召集在一起,共同推進打假治劣工作。近日,記者從廣東省召開的全省打假聯席會議上獲悉,一年來,全省各級打假執法部門查獲各類涉案貨值35.14億元,公安部門抓獲涉嫌制假售假違法人員3314人,檢察機關批準逮捕959人,法院對構成犯罪的判刑725人,監察部門處理失職瀆職公職人員5人。目前,廣東打假治劣長效監管機制已得到完善,打假工作在全省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近年來,廣東省落實《政府打假工作責任制考核制度》,逐漸建立起打假的立體網絡。各地成立了市、區、街道三級打假組織機構,并明確規定打假工作由各級政府負總責、政府一把手負主要責任、分管領導直接負責。各地政府還采取逐級簽訂責任書形式,分解細化責任,切實提高了打假工作的執行力。與此同時,該省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建立協同作戰的機制,建立完善打假工作的監督考核機制。
廣州、深圳市政府將打假監管的工作延伸到最基層,即居委會和市場商戶。絕大多數街道與社區都簽訂了打假責任書或抵制制假售假責任書,部分市場監管方與商戶簽訂了不售假責任書。通過建立健全打假責任制體系,廣東省形成了上下聯動的良好打假局面,切實提高了打假工作的實效性。
廣東省打假辦將打假重點區域、重點市場、警示區域、警示市場的整治工作納入到各級地方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使各職能部門的執法力量得到整合。一些地區采取“業主連帶責任”等有效措施,達到整治一種商品、規范一個行業、凈化一批市場的目的,從根本上遏制了制假售假現象的發生。
目前,廣東省聯合打假專項行動效果明顯。公安部門積極參與打假工作,大力配合行政執法部門開展打假行動,確保行政執法順利開展;檢察院、法院不斷加大對制假售假違法犯罪分子的懲處力度,有效震懾違法犯罪分子;紀檢監察部門嚴肅查處打假工作失職、瀆職干部責任,為打假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