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市場“綠”茵茵
熱浪何處歸?最喜是綠洲。連日來,暑氣逼人,正值全國節能宣傳周,在各大城市家電商場里,洗衣機、空調、熱水器等紛紛高舉節能減排大旗,喊出“節能環保”、“省水省電”的口號。其中,松下、海爾等主流洗衣機廠商在“節能產品惠民新政策”的刺激下,推出新技術、新產品,力推節能市場從價格戰走向技術戰。
只買“綠”的,不買貴的,現代消費者的頭腦相當清楚。專家特別提醒:在購買產品時,消費者要認清能效標識,從而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據透露,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洗衣機都是高能效節能的,只是分不同的等級,能效標識統一貼在洗衣機的正面右上角。據報載,英國科學家最近研制出一種新型洗衣機,用一杯水即可洗凈衣服。瞄準這個水平,中國廠商還得加油啊!
“0類”燈具不要買
燈具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今年實施,安全級別最低的“0類”燈具將逐步退出市場。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與中國照明電器協會聯合提示,因為今年1月1日以前出廠的“0類”燈具目前還允許在市場上銷售,因此,購買燈具時應特別留意已被新國標淘汰的“0類”燈具,這類燈具容易發生觸電危險。北京市消協最近對部分建材、燈具市場進行暗訪發現,很多消費者對燈具國標并不了解,相當部分銷售員也是一知半解或根本不知道。
“0類”燈具是個潛在殺手,由于沒有采取接地措施,一旦導線破損或燈具短路,就會造成燈具金屬外殼帶電,可能對使用者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消費者要鑒別燈具是否安全,除了要查看燈具是否有“CCC”標志,還應看燈具類別標識:如果燈具有接地裝置并帶有三相插頭,屬于Ⅰ類燈具;如果燈具用兩相插頭,但有一個“回”形符號,是II類燈具;如果燈具上有一個內含羅馬數字III的菱形標志,就是III類燈具。這三類燈具都可以選購。燈具上沒有任何標識,極有可能就是“0類”燈具,千萬不要再購買。我的老天,夠復雜的。
“清潔”未必真干凈
近九成經常外出就餐的消費者認為,真空包裝的“清潔餐具”未必真干凈。在被采訪者中,近1/3的人遇到過“清潔餐具”內出現菜葉等殘留物的情況。調查還發現,當遇到不潔凈的餐具時,很少有人會選擇“大動干戈”與餐廳理論,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讓餐廳更換,還有極少部分消費者選擇“自己擦擦”。
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成了一些消毒企業的“宗旨”。僅北京市每天使用的消毒餐具就達40萬套。據估計,未來需求量將達到200萬套左右。目前,北京從事餐具消毒的企業數量不少,其中大多數為小作坊,沒登記的黑作坊不計其數。那些不正規的作坊出于成本考慮,哪顧得上餐具是否真正消毒呢?
“市場牛虻”牛起來
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實施之日起,有關職業打假人算不算消費者的爭議就一直不斷。北京市石景山法院日前發布的《石景山法院消費者訴訟糾紛的難點及解決辦法》首次明確,職業打假人視同于普通消費者,具有消費維權類案件的原告主體身份。這是北京法院首次正式確定職業打假人的消費者身份。據介紹,石景山法院自2006年起,每年消費維權類案件增長的幅度都高達200%。在消費維權類案件中,原告主體是職業打假人,或案件代理人為職業打假人的,所占比例達到6成以上。
職業打假人被譽為“市場牛虻”,他們“叮”得又準又狠,讓不良企業害怕,令消費者解氣。法律人士認為,職業打假人無論是舉證能力還是訴訟經驗,都高于一般消費者。確定職業打假人在消費維權類案件中的主體資格,更有利于凈化消費市場。大家都是消費者,大家都是打假人。《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