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蔬菜質量安全有保障
香港食環署公布內地2007年至2009年7月供港蔬菜的合格率高達99.9%
本報訊(記者 何紅梅) 記者從10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深圳市政府、深圳檢驗檢疫局聯合召開的供港蔬菜質量安全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供港蔬菜的合格率高達99.9%,供港蔬菜14年未發生“毒菜”事件。
據介紹,內地是香港食品主要的供應地,香港市場90%以上的蔬菜、80%以上的活畜禽等食品農產品由內地供應。2008年,內地供港食品373.7萬噸,貨值26.9億美元,其中供港蔬菜60萬噸;2009年上半年內地供港食品177.4萬噸,貨值13億美元,其中供港蔬菜36萬噸,貨值6300萬美元。目前,僅全國備案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就達767個,面積76萬余畝,備案的供港蔬菜生產加工企業237家,主要分布在廣東、云南、海南等22個省、市、自治區。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林偉表示,為保障供港蔬菜“高質、足量、安全、順暢供應”,國家質檢總局按照“預防為主、源頭監管、全過程控制”的原則,建立健全了以“一個模式,十項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供港澳蔬菜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一個模式,就是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標準化”生產管理模式。十項制度,包括源頭監管三項:對種植養殖基地實施檢驗檢疫備案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監測制度和農獸藥殘留監控制度;工廠監管三項:嚴格依法實施備案管理制度,實行企業分類管理制度,推行駐廠檢驗檢疫官制度;產品監管三項:出口食品法定檢驗檢疫制度、出口食品追溯與召回制度、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制度;誠信建設一項:對出口食品企業實施紅黑名單制度。通過采取上述有效措施,供港蔬菜的質量安全得到了保障,香港食環署公布內地2007年至2009年7月供港蔬菜的合格率高達99.9%。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供港蔬菜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近期發布了《供港澳蔬菜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其主要內容是從原料種植、生產加工、檢驗檢疫等環節提出明確的要求,落實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質量保障體系和產品追溯體系,切實履行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管職能。該辦法將于2009年11月1日起執行。新辦法的實施,將進一步強化對供港澳蔬菜的檢驗檢疫監管,供港澳蔬菜質量安全將更有保障。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余新國表示,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視供港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確保供港蔬菜等食品農產品安全優質和足量順暢供應,深圳市政府積極推進深港創新圈框架下的食品質量安全合作機制、體制建設,加強在食品質量安全領域的科研及全方位的合作力度;大力扶持供港食品農產品企業發展,扶持出口食品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健全農獸藥殘檢測實驗室;出臺出口食品農產品優惠政策,鼓勵食品農產品出口;將深圳市菜籃子無公害基地納入供港蔬菜基地管理等。同時,深圳市政府不斷改善口岸建設,優化通關環境,為供港食品農產品的便捷通關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圳檢驗檢疫局副局長謝月華對近期香港個別媒體對供港蔬菜的不實報道進行了澄清。她表示,歡迎包括香港在內的社會各界對供港食品農產品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監督和舉報,舉報電話是:83886275,一旦接到舉報,該局將認真調查,一經查實,將嚴懲不貸。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