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11月21日從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上獲悉,今年1至5月份,我國食品工業已經實現1.82萬億元產值、14.6%的增速,高出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6.57個百分點,對全國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到20.4%,預計今年總產值突破4.9萬億元。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介紹,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增速始終保持在20%以上,盡管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我國經濟增速普遍放緩,但食品產業仍保持強大定力,逆勢上揚。去年,食品工業實現4.2萬億產值、29.7%增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7%。
在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通過各級部門通力合作和大力監管,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改善和提高。今年以來,共巡查食品生產加工單位100萬家(次),發現問題12萬余個;立案查處案件7萬起,查獲違法食品貨值6億元。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備案基地3596家,取消出口資格345家。檢查出口食品衛生注冊登記企業6719家,取消出口資格448家。今年上半年國家監督抽查食品實物質量平均抽樣合格率達98.5%;中國食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食品合格率長期保持在99%以上。
據了解,今年6月1日,我國首部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也于隨后頒布,標志著我國食品安全法規體系建設的進一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國已頒布34部有關食品的法律法規和2萬多個國家標準。
劉治同時表示,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制度不完善,食品安全標準不統一,食品監管執法模糊,食品行業門檻偏低,一些以自身短期利益為先、忽視產品質量的小企業,正面臨被市場和法律所淘汰的局面,仍有企業忽視消費者的安全,偏重于市場營銷,不重質量監管,面臨“企業做大但質量堪憂”的風險。開幕式上,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集體宣誓,不生產不安全產品,不銷售不合格商品,拒絕有毒有害原料,召回安全隱患產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完善社會誠信體系。
中國食品安全年會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本屆年會的主題是“確保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
《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