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主線 突出重點
深圳灣局五項措施確保“質量提升”活動落到實處
本報訊 近期,深圳灣檢驗檢疫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主線,推動大質量工作機制和大質檢文化建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在“三個提升”上下工夫,認真將“質量提升”活動落到實處。
一是加大宣傳,營造氛圍。以“大宣傳”促成“大認識”,將思想發動貫穿于“質量提升”活動中。通過開展全局“質量提升”大討論,查找薄弱環節,提升一線人員綜合能力;深入口岸一線,采用發放宣傳小冊子等形式向公眾宣傳,提高人民群眾質量安全意識;主動走訪相關企業,宣講政策法規,送技術上門,解決企業疑難問題,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的自律性。
二是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國家質檢總局提出要加快大質檢文化建設,其精髓和核心內容就是“合”。通過搭建與地方政府、口岸聯檢單位的溝通協作平臺,簽署相關合作備忘錄,密切聯系地方政府,切實抓住企業,加強產品監管,促進隊伍融合、資源整合、工作聯合,以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切實解決檢驗監管上存在的問題,實現監管有效,便捷通關。
三是大力幫扶,“金質”服務。把服務當作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體現管理;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建立企業定期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工作的漏洞,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另一方面要在陸路口岸快速核放系統順利運行的基礎上,對進出口貨物進行風險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企業的誠信度,采取相應對策,做到寬嚴適度。
四是苦練內功,提升水平。業務精良是檢驗檢疫的工作基礎,深圳灣局努力結合“質量提升”活動的各項部署要求,將規范工作質量管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作為今年檢驗檢疫工作的重點工作。通過開展各項培訓、強化崗位練兵、加強隊伍能力建設,提高檢驗檢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執法能力、服務能力;進一步補充修改工作規范、工作制度,規范各項工作開展,使其更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前瞻性考慮深圳灣口岸未來業務的發展態勢,做好口岸二期建設工程,提升基礎保障水平。
五是改革創新,有效監管。要力求“在服務中謀創新、在監管中求發展”。根據企業的誠信度和貨物的風險度,全面探索建立出口物流、進口大宗貨物方面高效便利的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根據“一地兩檢”模式,進一步加強與港方的交流和合作,探索聯防聯控的協作機制,有效整合、配置資源,實現具有深圳灣特色的口岸傳染病全過程監管;加強深圳灣口岸的衛生監督工作,不斷完善口岸公共衛生風險評估機制;加強“電子通道”的推廣及相關配套工作,不斷提升對出入境人、車、貨的電子監管水平。
(鄭 茜 楊文博)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