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退貨”見證質量提升
——東山檢驗檢疫局促進水產品擴大出口紀實
羅煒敏
據統計,東山地區水產品2009年對歐盟出口貨值超過2500萬美元,對歐盟注冊的水產企業達7家,占福建省的三成。而回首5年前,東山地區還沒有一家歐盟注冊企業,更沒有一條魚出口歐盟市場。這5年,可以說是一首前進的凱歌,是一道飛躍的虹橋,是2005年歐盟注冊企業集群呱呱墜地的啼聲,是2006年出口貨值達百萬美元呀呀學語的呢喃、是2007年出口金額再創新高茁壯成長的愉悅,是2008年過千萬大關冠笄成禮的雄心,更是2009年再過2000萬卡口宏圖偉志的追尋。
5年只是浩瀚環宇不經意的一瞥,但卻見證了東山檢驗檢疫局發展的智慧、堅定的信念,不屈的努力。
十年一劍謀新圖
2005年,進軍歐盟的“南昌起義”在東山這片閩南漁港悄然打響,隨著順發公司獲得對歐盟注冊打出完美的第一槍,云霄鮮品公司和東山海魁公司接踵而至,在這一片依靠水產捕撈與加工的漁城瞬時百花齊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從“零”的突破到歐盟注冊企業集群,東山水產企業一鳴驚人,但背后十年磨一劍的艱辛又如何為人道?
當談起轄區內無一家歐盟注冊企業時,東山局下決心將東山轄區打造成福建省對歐盟注冊企業最多的地區。為此,東山局派員到山東求取“真經”,隨后又成立了歐盟注冊工作領導小組,派出千余人次下廠、下一線。在泛黃的燈光下,該局工作人員為轄區先進企業開展著業務培訓;在嘈雜的車間里,他們按照安全衛生規范要求檢測著工廠硬件設施能力;在鼎沸的辦公室中,他們對衛生質量體系運行進行著全面審核……
暢通條理定基策
2006年,對歐盟發達國家水產品市場的“望洋興嘆”正式寫入歷史,遠渡重洋的東山水產品開辟出一條通透的海上水產之路,品種多、加工細、質量優的東山水產品出現在了歐洲諸國的餐桌上。這一年,東山水產對歐盟出口突破千噸。
如何在歐盟注冊的道路上繼續持仗高歌,如何扶助注冊企業在出口初期坦途萬里,新機遇下的新挑戰又一次考驗著東山檢驗檢疫人的智慧。“區域性備案”創造性地提出,“全面殘留監控+重點項目”檢驗監管模式創新性地采用,隨之而來的是一道道技術難關被克服,一個個技術性貿易措施被攻破。
居安思危系安全
2007年,東山水產品對歐盟貿易國由3個急增到9個,出口品種從兩種翻到了10種,出口貨值713.5萬美元,同比增長67%,向著千萬美元大關徐徐前行。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備而無患。東山局早著眼、早思慮、早動手,在出口形勢一片大好的情勢下,牢抓質量安全這條“生命線”,給自己加壓。該局經費緊張,陳舊的辦公樓未及修繕,卻下“血本”與地方政府共建起閩南第一水產實驗基地“東山縣水產品檢測中心”和“海峽西岸(東山)水產品檢測中心”;該局工作人員緊張,卻派“重兵”駐守企業,立求提高企業自檢能力及質量;時間緊張,“一廠一策”讓該局在企業間“左右逢源”、不暇抽身,卻仍有“閑工夫”制定和實施了50余項應對食品的安全措施。
洋溢熱情幫企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全國進出口量下降,許多外貿企業“歇業大吉”,然而風景這邊獨好,東山轄區出口歐盟貨值破千萬元,凈增67.68%。
事出必有因,幾年來“零檢出”、“零退貨”就足以見證了東山水產名譽海內的驕傲。質優價廉、通達速效的名牌下面埋藏著的是殫精竭慮、苦思對策熬白的烏發;是練達深邃、血絲道道急紅的明眸;是皮龜肉裂、烏斑點點曬傷的皓腕。轄區企業最膾炙人口的是東山局對進出口企業的無私扶助。而言奉獻之言易,做奉獻之事難。奉獻,對于東山檢驗檢疫人來說,是娉娉裊裊的少女在腥味彌漫的海產養殖場泥濘的池塘邊悉心指導;奉獻,是原本已近花甲之年的老叟帶著花鏡翻閱著歐盟新近法規;奉獻,是原本應健壯魁拔的青壯,卻因經年的操勞而纏身的傷痛。
回眸點滴品甘苦
2009年,東山轄區水產品在歐盟復檢的一致好評中描繪出了下一年5年發展的藍圖。這一年,東山水產品依舊逆市前行,出口量及出口值比增186.01%和139.48%%,僅用了不到10個月的時間,出口增便破了2000萬大關,歐盟注冊企業達到7家,成功實現了位居福建之首的目標。
“住鮑魚之肆,久居不聞其臭”是對東山檢驗檢疫人盡責的寫照,“居馨蘭之室,久居不聞其香”卻道不出轄區企業對東山局的感念之情。如果把東山水產品比喻成一條魚,那么東山局便是垂釣者,他指導企業建立養殖基地;他也是烹飪者,他扶持企業邁步深加工;他更是推銷者,他幫助企業突破層層壁壘。然而,他卻不是品嘗者,收獲的喜獲屬于企業,屬于地方經濟,但他卻會得到更多———豐富的經驗、成功的欣慰及來年前進的動力。
《中國國門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