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當服務員 更要做引導員
本報訊 (記者曹吉根)記者近日從浙江省質監局獲悉,浙江省今年對質檢技術機構定位做了進一步明確和優化,提出技術機構要在發揮保障支撐作用的同時,擔當起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職責,把技術機構建設成企業發展服務器、產業轉升助推器、科技創新孵化器,從而實現從服務經濟到引領經濟的轉變。
在2009年9月浙江省提出建設質量強省戰略后,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于質檢技術機構在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有了更大的期待。為此,今年春節以來,該局局長瞿素芬帶領局領導班子深入全省各地,就新時期技術機構發展進行了廣泛調研,并根據各地試點經驗提出了質檢技術機構的升級目標:技術機構不僅要作產業發展的服務員,更要做轉型升級的引導員。定位和理念要從支撐服務的職能向引領推進產業發展轉變,要從注重產品研發向質量分析、工藝攻關、解決技術難題、促進科技創新轉變。
浙江省質監局提出,要承擔起引導員的職責,技術機構首先必須對接產業發展,尤其是對接全省重點產業、塊狀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的轉型升級工作部署,所有技術機構的發展規劃都必須與對應的地區和產業“十二五”規劃實現無縫對接。要把握住政府大力支持公共平臺建設的機遇期,開放式辦機構,多方聯合,實現企業、部門、各級技術機構的多元投入,整合、集聚各種各類社會資源為我所用,圍繞產業轉升急需的項目加大裝備投入力度,構建具有檢測、科研、標準研究、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要積極探索檢驗機構與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鼓勵系統內外技術機構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合作共建服務區域產業、產業集群、專業市場的檢驗檢測服務平臺。
據了解,近年來,浙江質監部門緊貼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結合浙江主導產業完善檢驗檢測體系,合理規劃布局,把國家質檢中心、省質檢中心建到重點區域和產業集群,為企業提供“零距離”服務。到2009年底,全系統技術機構裝備資產總量達到9億元。2009年新增國家質檢中心3家,新增A級國家中心1家,國家中心和省級中心總數分別達到22家和71家。同時,質檢技術機構獲得省部級科研立項、獎勵和成果專利數量均取得歷史性突破。
在具體工作中,浙江局十分注重推動技術機構參與全省產業或園區的創新平臺建設,把技術機構打造成為集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技術培訓、咨詢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支撐平臺。在浙江省32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中,有14家質檢技術機構參與建設。
根據計劃,2010年,浙江省要重點圍繞42個現代產業集群示范區建設,制定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和提升實施計劃;在浙江省90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中,啟動新建一批高水平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并力爭建成高速電梯及零部件、船舶配件和食品安全3個國家質檢中心。《中國質量報》
記者曹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