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聲音”增添穿透力
———廣東檢驗檢疫局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工作綜述
近段時間在廣東外經貿領域,我國成功應對歐盟關于電視機能效標簽法規草案的案例的參考、借鑒價值再度成為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在針對歐盟關于電視機能效標簽法規草案的評議中,廣東檢驗檢疫局有關專家參與討論撰寫的中方6條意見全部被接受,歐盟委員會決定廢除該項擬實施的技術法規。中國WTO/TBT國家通報咨詢中心通報說:“這是我國利用WTO成員的權利保護我國產業的又一成功案例。”
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廣東檢驗檢疫局傾力做好通報評議和貿易關注表達工作,多次承擔國家質檢總局直接交辦的匯總中方評議口徑的任務。從2006年開始至今,廣東檢驗檢疫局共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匯總評議意見378份,表達貿易關注20項,有力支持了我國WTO例會代表團的參會工作,彰顯出檢驗檢疫部門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主力軍的作用。
世貿競技場中的技術前鋒
加入WTO,對于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無疑是巨大利好,但這也是一個以技術實力和策略為后盾的貿易競技場,需要有一支通曉世貿規則的技術主力軍,擔負起用技術手段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的職責。國家把這個重任放在了質檢部門的肩上。我國2001年加入WTO后,廣東檢驗檢疫局即于同年設立了WTO工作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管理協調WTO具體事務,是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第一個設置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的直屬局。
在國際貿易中,一國或地區以實現安全、健康、環保、反欺詐等合法目標為由,往往會采取一些強制性或自愿性的技術措施,作為其他國家商品進入該國市場的一道門檻。相對關稅貿易措施而言,這就是TBT———技術性貿易措施。WTO成立15年來,各成員通報的技術性貿易措施超過2萬項,且仍以每年約2500項的速度增加,一些發達國家出臺一系列要求苛刻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動輒會影響到我國每年數百億美元的產品出口。在受TBT影響較大的省份中,廣東位列第一。
如何用好通報評議和貿易關注表達這個WTO成員的“話語權”,促使相關方澄清、修改或廢止不符合WTO有關規則的技術措施?廣東檢驗檢疫局為此確立了“加快信息預警、強化通報評議、增強應對實力”的工作目標。為完善WTO應對工作長效機制,2006年廣東檢驗檢疫局制定了《廣東檢驗檢疫局WTO事務管理辦法》,并建立起一支規模達212人的專家隊伍,其中直接受國家質檢總局聘用的TBT和SPS 專家達67人。這些專家來自業務管理、科研技術檢測、檢驗監管各個崗位,覆蓋50多個專業門類,遍布檢驗檢疫各個領域。
打好關口前哨組合拳
為落實“跟蹤、評議、應對”的工作理念,廣東檢驗檢疫局挺身站在了廣東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關口前哨,并打出了一套有力有效的組合拳。
構建起跟蹤預警的快捷信息平臺。從2003年開始,廣東檢驗檢疫局建立了“標準與技術法規信息快車”、“檢驗檢疫與WTO網站”、“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網”三個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平臺。其中“標準與技術法規信息快車”覆蓋80多個標準組織,題錄數據量達到63萬多條,為社會企業提供標準題錄信息檢索服務;“檢驗檢疫與WTO網站”主要發布WTO工作動態、最新預警信息及WTO規則學習資料;“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網”供企業免費注冊登錄,從中了解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動態、各類出口商品技術指南、WTO成員技術標準法規通報全文、通告產品扣留與召回信息、應對重大技術性貿易措施專題等信息以及數據準確、覆蓋全面的標準與技術法規信息。該網站平臺還向企業提供標準技術法規查詢、專家解答、技術培訓、遭遇技術性貿易措施報送、通報評議等特色欄目,加強了對中東、拉美、非洲、東盟等新興市場18個國家準入政策的收集整理工作,擴充完善“新興市場準入政策”欄目,以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的信息需求。僅今年上半年就整理發布相關信息500余條,企業高度關注,點擊率達10萬余次,并紛紛來電咨詢具體技術細節問題。
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深度調研。重點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焦點,快速啟動食品中重金屬及化學污染物限量專題研究工作,組織20多位技術專家、骨干收集編譯了歐盟、美國、日本、法國等65個國家、地區11000多條相關限量信息,出版《世界各國食品中化學污染物限量規定》專著,填補國內食品行業領域此類專著的空白;重點組織開展《WTO框架下農產品非關稅措施研究課題》、《自貿區談判框架下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中印》,《沿海地區技術性貿易措施效果調查》和《主要貿易國農食產品和化妝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等研究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對于增加我國貿易談判的籌碼、提升談判的主動性以及參加WTO常規談判和自貿區單邊談判,提供了理論方法、技術手段和現實數據支撐。
協調共建“四聯動”WTO運作體系。廣東檢驗檢疫局加強橫向聯系,與廣東省政府WTO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與進出口企業建立共同應對機制,互通貿易關注及貿易政策等重要信息,共同研究制定廣東省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設計企業需求和遭遇貿易措施案例報送的調查問卷,開展全省較大規模的出口企業調查,了解本轄區出口企業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基本情況,聽取企業在生產和出口過程中的困難和需求,舉辦國外技術法規培訓班;請廣東出口企業或行業協會共同參與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評議。對于可能影響廣東省重點出口產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廣東檢驗檢疫局搜集到通報的全套資料翻譯后,通過網站告知并邀請企業參與評議,從而將可能遭受的影響或危害降到最低。
及時評議精準表達
組織好通報評議和貿易關注表達,是WTO成員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兩大突破口。為支撐“中國聲音”在WTO議題中理直氣壯、有的放矢,廣東檢驗檢疫局努力提高通報評議和貿易關注表達的精準度和說服力。
去年5月,歐盟通報了關于電視機能效標簽的法規草案。該法規生效一年后,能效標簽實施從高到低A、B、C、D、E、F、G七個等級評定;2012年10月1日起將增加更高等級“A-20%”,2015年10月1日和2018年10月1日將分別再次增加“A-40%”和“A-60%”兩個等級。據了解,“A-20%”能效等級即要求電視機在A級能效水平基礎上再節能20%,“A-20%”等更高等級更是遠遠超出了我國企業的節能技術水平。有專家認為,歐盟當地的生產企業也難以達到如此高的節能水平,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超前預期,是在對出口歐盟的電視機設置難以逾越的技術性貿易措施。
廣東檢驗檢疫局接到中國WTO/TBT國家通報咨詢中心的評議任務后,立即組織專家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綜合長期研究成果,提出了評議意見。去年6月,廣東檢驗檢疫局派出的專家代表在評議會上與全國各地專家一起,針對該法規草案提出“暫時取消A-60%以上能效等級”等6項有利于我國電視機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歐盟委員會在收到我國的評議意見后于7月29日進行了正式答復,決定不執行本法規草案,并將起草新的法規草案文本,適時向WTO通報。
在分別于今年3月、6月份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措施委員會(WTO/TBT委員會)第51、52次例會以及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WTO/SPS)委員會第48次例會前,廣東檢驗檢疫局又匯集、整理提交了對美國消費品安全促進法案、歐盟新玩具指令、歐盟進口中國或發自中國的某些產品實施專項條件以及日本、韓國、巴西等成員十二項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特別貿易關注信息,以上信息有力支持了我國代表團的參會工作,推動了我國相關產品出口技術性貿易措施問題的解決。
此項TBT評議重要成果,再一次證明了檢驗檢疫系統長期在關口前哨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廣東檢驗檢疫局將在此項工作中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