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拿到工錢了!”近日,在南寧打工的農民工雷先生,收到重慶某勞務公司轉來的5000多元,這是南寧市人社部門為他協調所得的被拖欠工資。
昨日,記者從南寧市人社局獲悉,2017年,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檢查用人單位3.76萬戶,為逾1.09萬名勞動者追發勞動者工資待遇約1.4億元。與2016年同期相比,欠薪人數下降65%,涉及金額減少72.5%,向公安部門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工資案件34起,移送公安案件數下降44.2%。
工地案件查處變得容易了
工程建設領域的欠薪案件復雜,涉及人數、資金眾多,舉證難,協調難,最后形成討薪難。據統計,去年建筑領域欠薪案件539起,涉及農民工9298人,追發工資1.37億元。工程建設領域欠薪案件占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處理欠薪案件數量的60%以上,而涉及的人數和金額占欠薪案件總量的90%。發生此類案件,主要原因是工程違法發包、工程分包、轉包、掛靠等導致用工和管理混亂。
為進一步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高發、處理流程較復雜等問題,市人社部門加強與城鄉建委的溝通銜接,建立了兩部門間違法“三包一靠”(轉包、違法發包、違法分包、掛靠)。例如去年9月,市勞動監察支隊在處理南寧五象新區一酒店客房裝修工程欠薪案件過程中,發現存在違法“三包一靠”線索后,立即啟動新機制,搜集證據材料發函移送五象新區住建部門。五象新區住建部門介入調查后,僅用兩周時間,案件得到初步解決,追發了10余名農民工共計7萬余元的勞動報酬。
聯合執法解決惡意欠薪
2016年,小倪和老鄉一起到工地刮膩子,工作了9個月,但公司并沒有給他們發工錢。后來負責人失去聯系,他們只好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小倪表示,因為拿不到工錢,他春節都沒能回家。去年7月14日,在領到3.92萬元工錢后,他終于松了口氣。
針對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去年1月20日,南寧市人社部門聯合公安部門在全區率先創新組建“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聯合執法辦公室”,成為廣西首家欠薪案件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合作處理平臺。
在半年前,南寧某公司法人代表莫某以逃匿、躲藏等方式,逃避支付農民工工資190余萬元。南寧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將案件移送至南寧市公安局,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立案調查并對莫某實施網上追逃。在公安機關的布控及多方勸說下,莫某于去年7月12日到南寧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投案自首,同日被刑事拘留,莫某親屬當天向農民工支付了部分工資。7月14日,莫某親屬將剩余的175萬元工資向農民工發放完畢。
據統計,去年,南寧市勞動監察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共計34起,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30起,依法刑事拘留6人,已為159名農民工追發勞動報酬366萬元。
拖欠農民工工資將上黑榜
去年南寧市出臺和完善相關方案和制度,并首次將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納入全市績效考評體系。同時,南寧市擬將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用人單位及個人信息統一歸集,在南寧現代信用網“紅黑名單”專欄公示,實行信息互聯互通,為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落實聯合懲戒提供信息平臺。
據悉,去年11月,國家人社部等12個部門聯合發文,決定春節前在全國繼續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去年11月29日,南寧市勞動監察部門為31名農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資81萬元。
接下來,南寧市將繼續對現有未結拖欠農民工工資項目及單位進行強力清理,同時開展大排查,將欠薪隱患解決在苗頭狀態。加強對惡意欠薪和惡意討薪的懲處力度,加強勞動用工誠信體系建設,重點抓好《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的貫徹落實,加大典型案件新聞媒體曝光力度,努力營造“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監管氛圍和震懾力,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